《华东电力》
笔者在铁路履职尽责几十年,历经蒸汽、内燃、电力三大机车发展时代,有幸见证和深刻感受了铁路逐步改版升级的巨大变化。高铁,是铁路发展长河中光耀醒目的高大里程碑,是具有时代标识特征的民族杰作,是福泽全球引领发展速度的光辉典范。我登乘高铁、游目骋怀,经常在激荡昂扬的豪情逸致中浏览浓墨重彩、竹书铭刻的流云风烟,经常在清寂沉静中思考浪潮涌动、风生水起的云海苍烟。每每于此,就将幽静思绪的无形化作乘坐高铁的眼前有形,将沉醉的见闻积淀化作乘坐高铁的兴致感悟,不知不觉中就将眼下的求索思考化作乘坐高铁的骄人和自豪。
在高铁上观景,我的神思宛若逐浪云烟。回想人生经历之路、纵览社会进步之路、总结民族振兴之路、展望世界和平之路、研究历史长河之路,总在强调和探索符合、适应时代发展之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神州大地道路相通相连、文化传统相和相谐、主流意识相合相一。当你坐在飞一般的高铁之上,行走在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之中,就自然而然地与古之人杰先贤交流对话。一代贤臣、外交奇才、杰出爱国诗人屈原一句关于路的感叹,一传就传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仙李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苦闷寻觅和理想期望,曾引起多少求索者的感慨和期盼!大小说家吴承恩在提出“敢问路在何方”的设问后,以实际行动响亮地回答出“路在脚下”的哲学思考。“足即大道”,仔细想来,这些经典思考,还真像豫才先生说的那样,“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秦王嬴政兵出潼关、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开创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措施,其中修筑“御道”就很给力。自此,一条由大秦帝国中央政府组织修建的四通八达的宽阔官道,宛若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骨骼,将各地连贯、联络、聚合起来,成为我们伟大民族发展凝聚不可或缺的动脉保证。此后一些朝代,具有雄才大略的顶尖统治人物,都十分重视修桥筑路。这种修建,包括陆路、水路,包括旧道改造、新道建设、水路开通,成为历代富国强民、内外交流的动脉通道。试想,张骞凿通的这条丝绸古道,就使汉唐雄风惠及世代、泽被世界,大隋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至今帆船如梭,使人受益。而今,高铁运行、“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的大地上,是我们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体现,是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是造福当代千秋的重要体现!
在高铁上观景,我的眼前常涌魅力云烟。坐高铁游览神州,看名胜视察古今,是不少乘客眼望窗外无限风光的共同感受。有次笔者乘坐高铁从乌鲁木齐去上海,从兰州西车站作过一次中转。从新经青至甘历陕过豫经苏到沪,我的眼神就一刻不停地盯着窗外。一路上,我看到辽阔无边的戈壁瀚漠、悠闲轻飘的大漠孤烟、洁净滞游的绯红祥云、昂首伟傲的悠悠驼队、星罗棋布的牛羊牧群、磅礴蜿蜒的群峦山峰、翻飞轮转的发电风车、清澈涌波的粼粼溪流、彩虹高架的壮美桥梁;我看到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五彩纷呈的神奇大地、风格迥异的花卉园林、特色鲜明的文化建筑、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险峻静谧的古代关隘、绛紫如血的漠漠地平线、新月初照的隐隐平原、川流不息的车队长龙。念及于此,我就想起秦国统一之战、西汉北击匈奴、蜀汉出祁山伐中原、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路军血沃河西等壮志雄风与悲壮气概,想起我们黄河文明、华夏文明、中华文明辐射四周的力量与影响,想起阳关玉门关嘉峪关大散关潼关过往驻扎的商队和军队,想起西凉古都、秦汉大都和历朝首都的厚重文化积淀,每瞟一眼车窗之外、每看一片土地、每观一座山峰、每过一座桥梁、每瞭一个城市,都能想起从此处大地走出的历史名人、发生在此地情境中的历史典故。乘坐高铁,奔驰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中原、西南、西北等广袤的大地上,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丰实厚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见证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我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名铁路人,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高铁上观景,我常阅近代铁路厚重云烟。一个国家铁路发展状况,往往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规划铁路、建设铁路、发展铁路,是我国近代不少历史人物一直追求的时代梦想。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其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中,明确提出火轮车“因用火用气用风之力大猛也,虽三四千里之遥,亦可朝发夕至”“以铁路为全国之脉络,通则无病焉”。1874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的措施中设置“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的具体内容。孙中山先生认为“交通乃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铁路立国”的思想是那么深刻!孙中山进一步提出10年内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宏伟目标,亲手描绘了祖国铁路发展的宏伟蓝图,写下了我国交通史特别是铁路史上的重要篇章。这些关于铁路的重要思想和重要举措,充分说明无论是农民阶级建立的太平天国、无论是腐朽落后的满清政府,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很重视国家铁路建设。只是由于当时国家积贫积弱、战乱频仍、内外交困、社会动荡,难以将建设铁路的愿望变为现实。清末,英美德法四个帝国主义勾结满清政府,夺取已准归商办的粤汉、川汉两路路权,当地民众为了维护铁路主权,掀起了著名的保路运动。对此,清政府强力弹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由此引起的保路同志军起义,客观上促进了武昌起义爆发,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历史地看,铁路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富强繁荣、事关江山社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下大功夫加强铁路建设。1952年,毛泽东为天兰铁路通车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刘少奇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发展中国交通事业。”彭德怀题词:“庆祝通车兰州胜利,并继续努力完成甘新铁道,通车迪化、伊犁!”习仲勋题词:“庆祝修成天兰铁路的伟大胜利!西北各族人民多年的愿望,解放后三年就实现了,这是一件大喜事,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为完成西北铁路干线及一切必须修筑的铁路工程而斗争。”张治中题词:“天兰路提前十个日通车,是全体员工发挥高度爱国精神与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结果。”重温这些珍贵的历史题词,自己似乎又置身于当年那激情似火、战天斗地的铁路建设之中。
上一篇:宝剑锋从磨砺出 ——读《当代电力文化》有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