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电力》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建设新文科,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更是解决人类发展面临新问题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自从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以来,新文科建设备受关注。
如何建设面向未来的新文科?
作为一所以文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的校长,同时又是一位理工科出身的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认为,新文科建设除了对传统人文哲社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要求以外,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强烈的使命感,通过新文科建设,培养具有卓越思维的,面向未来的人才——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随后,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就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成为各个高校的关注焦点。
那究竟该如何建设新文科?新文科的建设目标究竟是什么?
社会大变革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关系社会的繁荣发展。
文科教育是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是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文化,是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早有观点认为千年前欧洲发展的每个重要节点,几乎都是吸收东方文明而完成。数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经多次战争纷乱,却仍然培育了“融合与协调的智慧”。我们在欣赏、汲取西方文明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自身的传统文明。
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告诉人们,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有可能来临,超人类革命可能发生。提供人文关怀,防止人类的异化,让人类成为超越自身局限、地球局限并拥有无限关怀的宇宙物种,就需要新文科的启明。人比宇宙的星球更可贵!世界人口才70亿,可银河系有400亿颗星球,可观测到的宇宙的球体星球至少为2.8×1024颗。人文关怀、探索未知、服务社会,是新文科永恒的使命。
中国新文科,首要答好三个问题
新文科应该为国家的卓越发展服务,为卓越人才的培养服务。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史,提醒我们需要自省、自觉、自信,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维。
推动新文科发展,有两个问题我们永远都无法回避,一是“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有诸多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事实上,李约瑟讲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这一问题更关注的是现代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学、科学、工程等为何没有在中国诞生。学术界的主流认知是,原因之一在于古中国忽视形式逻辑,缺乏健全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钱学森所谈的也不是一般的教育和育人,而是如何杰出和卓越。他深知人文美育和思维的重要性,在世时一直梦想着建立能融合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另一门类:思维科学技术。
“钱学森之问”,表面问的是为何培养不出独创性的杰出人才,实际提醒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尚且缺乏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今天,中国GDP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学习的知识学科专业体系和育人模式大多来自西方,被世界广泛接受的源自我们自己的独特贡献不多,由此衍生出第三个“之问”:如何才能提供源自中国并能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学科专业体系并真正拥有国际话语权,进而真正实现卓越。这既对新文科的发展形成挑战,又提供了重要机遇。
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新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新文科建设重在构建新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发展不仅应该关注知识和技能,更应关注思维和精神;不仅仅要关注智慧,更应该走向智能;不仅仅要注重并保持文科特色的思维发散,同时也要创造文科特色的思维收敛。
卓越来自健全的思维。每个人都有卓越的可能,即便一些人身有残疾,他们的另一些器官也会变得更加灵敏。思维的缺陷导致缺乏创造力;精神的缺陷导致缺少幸福感;教育的缺陷导致难以培养健全的人和卓越的人;文明的卓越需要文科的卓越。
上一篇:云度π3 E-Shock即将在华东大区上市 续航里程401k
下一篇:没有了